回收知识
你的位置:首页 > 回收资讯 > 回收知识

上海老瓷器回收的年款鉴别

来源:上海老瓷器回收      2018/4/21 18:11:43      点击:
 上海老瓷器回收的年款鉴别
年款即以帝王年号为纪年的款识,是标明瓷器制作年代的一种款识,又称其为朝代款。最早的年款见于三国时青瓷虎子,上有“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铭文,为公元251年器物。虽然出现较早,但非严格意义上的年号款。真正意义上的年款始于明永乐朝,以后成为定制。年款在几经变化中延续了五百余年,后随着帝制的推翻,在1911年后戛然而止。


  年款是阅读、鉴定中国古代瓷器的必修课。佳士得伦敦南肯辛顿中国工艺品部拍卖主管暨资深专家何玉清 (Kate Hunt)以《解读中国瓷器年款》一文,分享了鉴赏年款的入门知识,在此节选供初学参考。


  什么是年款


  年款记录工艺品制造的朝代及年号,由四字或六字组成,一般见于御制器物的底部。


  如何阅读年款


  年款通常为直书,应由上至下、右至左阅读,这种书写及阅读方式相信源自古人在竹简或甲骨上以直行书写的习惯。另外,年款亦可以横书,并从右至左阅读。


  年款遵循特定的格式,六字款的结构如下:首两字为朝代,主要分“大明”或“大清”两款,前者代表明朝(1368-1644年),后者代表清朝(1644-1911年);第三、四字为皇帝年号;第五、六字通常为“年制”,代表于该年制造。四字年款则会删去标示朝代的首两字。


  举例而言,下图的六字年款“大明嘉靖年制”指此品制于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年),而“大清雍正年制”则指制于清代雍正年间(1723-1735年);前者署于一个青花天马纹罐的底部,后者则署于一个青花梵文碗底部。年款方便我们追溯工艺品的制造年代,但买家也要留意,后期年代出现的仿制品及赝品皆署有非当朝年号。


  年款于何时兴起


  以楷书题写的年款从明朝(1368-1644年)起开始时有出现,一直延续至清朝(1644-1911年);明朝以前制造的工艺品则鲜少署有年款。瓷器中最常见的年款,多为釉下青花双圈款。


  康熙六年(1667年),康熙皇帝曾一度下令禁止于瓷器署上其年号,以免署有年款的瓷器因残破而被丢弃。因此,当时大部分瓷器只署以空白的釉下青花双圈,又或绘以艾叶、灵芝或如意等寓意吉祥的青花图案。


  篆书年款盛行于雍正时期(1723-1735年),并沿用至十九世纪。上图的六字道光(1821-1850年)年款乃“大清道光年制”篆书款,署于一个青花高足碗上;可见篆书字体比楷书风格强烈,更具棱角。


  如何题写年款


  年款一般以两种各具特色的字体题写,分别是楷书及篆书。


  楷书源于中国隋朝(公元581-618年)及唐朝(公元618-906年),与现代汉字字体最为相近。篆书源自商朝(约公元前1500-1028年)及周朝(公元前1028-221年)的古青铜器,字体棱角分明,于乾隆年间尤其盛行。


  年款一般以釉下青花,或铁红色、浅蓝色或黑色等釉上珐琅题写,视乎工艺品所用的材质而定,亦可以描金、雕刻或压印而成。


  年款署于何处


  年款一般署于器物底部中央,但亦可见于外底或口沿,通常为一行横书。


  如何辨别年款真伪


  要鉴定年款为本朝制还是后期仿制,必须与其所署之工艺品的质量一并鉴别。


  即使为真年款,质量也有参差,但若为皇帝及皇室御制瓷器,年款品相必须极为讲究,以匹配造工精湛的艺术品。若为御制瓷器,但年款却粗糙,则需加倍留神。


  即便如此,很多质量稍逊的瓷器或工艺品也常见字体较为松散的年款,但这些瓷器并非出自御用官窑,而是民窑出产。


  官窑与民窑的质量之别,从两组乾隆时期的瓷器年款便可见一斑:下图一对御制粉彩花蝶纹如意耳葫芦尊,以及一对矾红描金花卉纹碗。


  后仿款是否属于赝品


  未必。数百年以来,中国工匠为向前朝致敬,许多瓷器也印上前朝年号。拍卖图录一般称之为仿款,但仿款的原意未必一定为存心误导买家以为购入前朝真品。


  例如,清康熙(1662-1722年)制的青花瓷不少也会署以十五世纪的明朝年款,而宣德(1426-1435年)及成化(1465-1487年)年款为最常被仿制的年款。


  成化御瓷以质量上乘见称,归功于当朝之官窑制瓷标准极为严谨,烧制御瓷时如有任何瑕疵或失误,均会予以销毁,故成化瓷器极为罕有。


  同样以质量卓著而闻名的,有宣德年期制造的青铜工艺品,由是大部分十七及十八世纪制造的青铜香炉底部皆署有宣德年款。下图所示的仿宣德年款,便是署于一个十七至十八世纪海棠形双耳铜炉底部。